米發發的創業故事
我,1972年的,眷村第三代 從小跟著外婆長大,(爸媽只是去上班)
小時候,香腸,年糕,包子,餃子,麵疙瘩,泡菜,豆沙,酒釀..,都是外婆自己做的.
那時外面餐廳很少,三餐都吃家裡.餐桌上有這些食物,覺得理所當然~
從台北到屏東讀書工作,雖然餐廳到處有,卻很難再吃到小時候的味道~
尤其<酒釀>
在台灣南端,沒有南門市場,沒有蔡萬興,沒有九如,沒有全家福..
大家普遍不知道酒釀是什麼,更別說能買到好吃的酒釀.
哀哀哀~不是多樂意,只是不得已,只能自己做來療癒自己~
想到把酒釀當一門小生意來作,要從2009年開始
當時我在屏科大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當獸醫師,
(是的!我不是讀食品科系的,是半路轉行來的)
有一次,收容中心跟越南某猿猴保育機構,簽了業務協定,
收容中心的獸醫師要去越南的猴島支援, 每次輪調,就是10天半個月,
當時二寶還在母奶中,我走不了那麼長時間,
加上靈長類的猿猴容易跟人有<人畜共通傳染病>,對母乳寶寶有風險
當時我那位新婚中的同事,體諒我的艱難,變成要長期駐守越南.
於是,我辭職了.
轉身成為一個邊帶娃,邊創業的寶媽
做酒釀這事,印象中很小就會了~家中外婆常做,沒有刻意學習
剛開始,在家中廚房試作,周邊所有家人雖沒有扯後腿,但普遍都不看好~
這並不影響我創業的想法,反正成本很低,就算賣不好,也沒有什麼好失去的
畢竟帶著一個拒上小班的大寶,和一個才斷奶的二寶,勢必無法上班~
當時產品上架在已成為時代眼淚的<露天>和<奇摩>拍賣上,很快~當初的第一個客人在我評價(0)的賣場上下單,幫我打開酒釀人生的大門
過了好幾年回頭看,覺得當時的自己真的有夠憨膽,沒有商標,用印表機印著漏洞百出的貼紙,憑一股熱忱,就…開賣了~
也佩服讚嘆頭一批買我商品的客戶們,幸好有你們~願意相信人性的美好,讓我知道原來酒釀也可以有市場,於是開啟我的酒釀人生